★電子計算機機房設計規范
機房位置(zhi)及設備布置(zhi)
電(dian)子計算機(ji)機(ji)房位置選擇
(1)電子計(ji)算機(ji)機(ji)房在多層建(jian)筑或高層建(jian)筑物內宜設于(yu)第(di)二、三層。
(2)電子計算機機房位(wei)置選擇應符合(he)下列要求:
一、水(shui)源充足、電子比較(jiao)穩定可靠,交通通訊方便,自然環境清潔(jie);
二、遠離(li)產(chan)生(sheng)粉塵、油煙、有害氣體以及(ji)生(sheng)產(chan)或貯(zhu)存(cun)具有腐(fu)蝕性、易燃、易爆物(wu)品的工(gong)廠、倉(cang)庫、堆場等;
三、遠(yuan)離強振源(yuan)和強噪聲源(yuan);
四、避開強電磁場干擾。
(3)電子計算機機房(fang)的(de)使用面積(ji)應根據計算機設備(bei)的(de)外(wai)形尺寸布置確定(ding)。
2、設備布置
(1)計算機(ji)(ji)設備宜采用分(fen)(fen)區(qu)(qu)布置,一般可分(fen)(fen)為主機(ji)(ji)區(qu)(qu)、存貯器區(qu)(qu)、數(shu)據輸入區(qu)(qu)、數(shu)據輸出區(qu)(qu)、通(tong)信區(qu)(qu)和監控制調(diao)度區(qu)(qu)等。具體劃分(fen)(fen)可根據系(xi)統配置及管理而定。
(2)需要經常監視或操作(zuo)的設(she)備布置應便利操作(zuo)。
(3)產生塵埃及廢物的設(she)備(bei)應遠離對塵埃敏感的設(she)備(bei),并(bing)宜集中布置在靠近機房(fang)的回(hui)風口處(chu)。
(4)主機房內通道與設備間(jian)的距離應符合下列規定:
一、兩相對機柜正面之間的距離不應小于1.5m;
二、機柜側面(或不用面)距墻不應小于0.5m,當需要維修測試時,則距墻不應小于1.2m;
三、走道凈寬不應小于1.2m。
二、環(huan)境條件
1、溫、濕(shi)度及空氣含塵(chen)濃(nong)度
(1)主(zhu)機房、基本工作間內(nei)的溫、濕度(du)必須(xu)滿足計算(suan)機設備的要求。
開機狀態
|
夏季 |
冬季 |
溫度 |
23 ±2 ℃ |
20±2 |
相對濕度 |
45%-65% |
40%-70% |
關機(ji)狀態
|
夏(xia)季 |
冬季 |
溫(wen)度 |
5-35℃ |
5-35℃ |
相對濕度(du) |
40%-70% |
20%-80% |
(2)主機房內的空氣含塵濃度,在表態條件下測試,每升空氣中大于或等于0.5μm的塵粒數,應少于18,000粒。
2、室內裝飾
(1)主(zhu)機房室內(nei)裝飾應選用氣密性好、不起塵、易清潔(jie),并在溫、濕度變化作用下變形小的材料,并應符合下列要求:
一、墻壁和頂棚(peng)表面應平整,減少(shao)積灰面,并應避(bi)免(mian)眩光。
二、應鋪設活動地板。敷設高度應按實際需要確定,宜為200~350mm。活動地板下的地面和四壁裝飾,可采用水泥砂漿抹灰。
三、吊頂宜選用(yong)(yong)(yong)不(bu)起塵(chen)的吸聲(sheng)材料,如吊頂以(yi)上及(ji)作(zuo)為敷設管線用(yong)(yong)(yong)時,其四(si)壁(bi)(bi)應(ying)(ying)抹灰,樓板底面(mian)應(ying)(ying)清理干凈;當(dang)吊頂以(yi)上空間為靜壓(ya)箱(xiang)時,則(ze)頂部(bu)和四(si)壁(bi)(bi)均(jun)應(ying)(ying)抹灰,并刷不(bu)易(yi)脫落的涂料,其管道的飾面(mian),亦應(ying)(ying)選用(yong)(yong)(yong)不(bu)起塵(chen)的材料。
(2)當(dang)主機房和基本工作間設有外(wai)窗(chuang)(chuang)時,宜采用(yong)雙層金屬(shu)密(mi)閉窗(chuang)(chuang),并避(bi)免(mian)陽光的(de)直射。當(dang)采用(yong)鋁合金窗(chuang)(chuang)時,可采用(yong)單層密(mi)閉窗(chuang)(chuang),但玻璃應為中空玻璃。
(3)當主機房(fang)內(nei)設(she)有(you)用水設(she)備(bei)時(shi),應采取有(you)效的防(fang)止給排水漫溢和滲漏的措施。